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 发布时间:2012-10-01 点击次数: 次
一、基本情况
(一)林业概况
干岔子林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逊克县西北部,小兴安岭中段北麓,黑河市逊克县干岔子乡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28°8′9″-127°48′26″、北纬49°20′07″-49°35′15″)。东与逊克县苗圃接壤,南以逊别拉河为界,西与孙吴县相连,北与俄罗斯以黑龙江主航道为界。林场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林场交通便利,经济状况良好。林场总经营面积42633公顷,划分岛子管护经营区、北地营管护经营区、哈达彦管护经营区、河西管护经营区、西地营管护经营区、跃进管护经营区、七站管护经营区、北沟管护经营区、西胜管护经营区。全场境内有27个自然屯,约有5042户,人口约21953人。林场建于1978年。1978年-1996年隶属于逊克县林业局,1996年林业体制改革后隶属于黑河市林业局。
(二) 森林资源概况
1、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我场总经营面积42633公顷,森林总蓄积量为1343235立方米。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2512公顷,非林业用地121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2871公顷;疏林地面积90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76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03公顷;无林地面积11886公顷,沼泽地面积3399公顷。
我场有林地均为乔木林,面积22871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343235立方米。林地、林木权属均为国有。
按林分起源划分:天然林面积22136公顷,蓄积1262646立方米, 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96.79%和94%;人工林面积735公顷,蓄积80589立方米, 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3.21%和6%。
按林分类型划分:纯林12995公顷,蓄积801563立方米, 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56.82%和59.67%;混交林9876公顷,蓄积541672立方米, 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43.18%和40.33%。
按生态类型划分:国家级公益林有林地面积13058公顷,蓄积687456立方米, 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57.09%和51.18%;一般公益林面积7463公顷,蓄积49328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32.63%和36.72%;商品林面积2350公顷,蓄积16249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10.28%和12.1%。
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2585公顷,蓄积67051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11.3%和5%;中龄林面积17483公顷,蓄积1045318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76.44%和77.88%。
按林种划分:防护林面积13815公顷,蓄积823616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60.40%和61.32%;特用林面积6706公顷,蓄积356932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29.32%和26.57%;用材林面积2350公顷,蓄积16249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10.28%和12.11%。
2、森林资源特点
我场森林资源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伴有少量人工林。森林资源整体状况一是林地产出率低,单位有林地公顷蓄积仅为58.68立方米/公顷;二是林层结构不合理,全部都为单层林;三是林龄结构不合理,中幼龄林比重为87.7%;四是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多为多代萌生,无培育前途的次生林。
二、实施补贴试点意义和目的
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能有效改善我场林分质量差,林相残破,有效生长量低的现状。能够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育良好的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为我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积极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科学合理地编制补贴实施方案和调查设计,探索科学经营中幼林的技术和方法,严格设计审批,精心组织施工,加强检查验收,保证工作质量。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锐意创新,进一步促进中幼龄林分生长,达到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构建良好的生态林业。
(二)原则
为积极稳妥做好我场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根据《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2010]113号)、《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地方林业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我场实际,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1、坚持在国有林场中开展中幼龄林抚育试点的原则。
2、坚持以森林经营规划为基础,按照规模经营、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
3、坚持森林抚育试点作业必须以林场职工为主的原则,全面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或合同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示,利于社会监督。
4、坚持加强技术培训、增强技术力量、科学规范管理、高质量作业的原则。
5、坚持科学有效、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保护好珍贵树种和幼苗幼树。
6、坚持统一规划、分区施策、严格控制出材的原则,科学确定抚育林分和作业方式。
四、抚育任务
黑河市林业局根据我场中幼林资源现状、技术力量、管理水平,下达给我场森林补贴试点任务15000万亩。我场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按照规模经营,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优先考虑亟待抚育地块,科学地落实了抚育地块,共落实面积 1000.9公顷(15013.5 亩)。其中幼龄林33.1公顷(496.5 亩)、中龄林967.8公顷(14517 亩),抚育方式为透光伐和生态疏伐。具体位置为逊河施业区1009、1010、1017、1024 林班,跃进施业区2052、2053、2054、2057、2064、2065林班。
五、森林抚育措施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全部落实到了生态公益林中,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和省《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以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抚育方式主要分为透光抚育和生态疏伐。具体经营措施:
公益林透光抚育:在幼龄林中进行,林分郁闭度≥0.9,林木分布均匀,林下植被稀疏的林分,采用透光抚育。伐除病腐木和非目的树种以及过密的林木,增加林下光照。严格执行"三砍三留",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劣留优,保留珍贵树种、实生树种和有培育价值的树木,合理调整优化树种结构,为目的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促进其快速生长。采伐蓄积强度控制在15%以内,抚育间隔期为5年。
公益林生态疏伐:在郁闭度≥0.8的中龄林中进行,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与藤蔓,为天然更新创造良好条件。采伐蓄积强度控制在15%以内,抚育间隔期7年。对实生树种少的林分,坚持林冠下补植红松、云杉等阴性树种。在进行抚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中幼林抚育技术监测工作,保留面积1公顷的对照区,同时设立0.1公顷的抚育固定样地。通过对比分析,为科学抚育森林提供现实依据。
六、生态保护
为切实加强生态保护,要合理的进行森林抚育,在抚育作业中要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一)此次抚育试点不安排高陡坡或生态区位十分脆弱的森林地段,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在保持生态效益正常发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对公益林进行低强度抚育,对实生的树种采取限伐措施。
(三)在抚育作业时,根据森林资源实际情况,适度清林,以保持生物多样性,诱导乔、灌、草、藤递级分布,逐步形成结构完整、层次合理的森林植被群落。
(四)在林内适当保留部分枯立木,为野生鸟类提供栖息空间。
(五)为防止水土流失,减缓地表径流,对5度以上的抚育地块,枝桠采取横山堆积的方式。
(六)在抚育作业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要及时进行清理,防止对水源、土壤、植物等森林环境造成污染。
七、资金补贴标准及使用
(一)资金补贴标准
森林抚育试点补贴标准为平均每亩95元。2012年,我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面积15000 亩,补贴资金142.5万元。
(二)补贴资金使用
补贴资金的使用严格执行《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意见》(财农【2010】113号)中"试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的规定,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全部用于中幼龄林抚育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支出。补贴资金的95%用于作业设计、间伐、修枝、割灌、剩余物清理运输、简易作业道路修建等生产作业的劳务用工和机械燃油等直接费用的支出;补贴资金10元用于检查验收、成效监测、档案管理等间接费用的支出。
八、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概算
总生产成本142.63万元,其中直接成本127.62万元、间接成本15.01万元;资金来源为林业局拨款。
根据我场抚育试点工作任务量、抚育方式、抚育标准、劳动力价格以及近两年抚育作业成本,经测算,平均单位成本95元,单位直接成本85元/亩,单位间接成本10元/亩。
直接成本85元/亩*抚育面积15013.5亩=1276147.5元。
间接成本:10元/亩*15013.5亩=150135元。
总 成 本:1276147.5元+150135元 = 1426282.5元
(二)效益分析
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将使我场森林资源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持续提升,结构逐步优化,使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均衡实现。
1、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抚育后林木密度均匀,目的树木生长空间得到释放,林木生长加快,林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长率达3%,龄组结构逐步合理,林分质量将大幅度提高,经测算,抚育后的林分生长量可提高1.5-3倍;抚育后实生树种和优质树木比例将提高到80%,树种结构得到优化;抚育后林内光照条件改善,天然更新能力增强。
2、生态效益分析
随着森林质量和生长量的提高,森林的固碳释氧能力得到提升,每公顷固碳能力由109.8吨提高到115.29吨。蓄水保土能力得到提高,调节气候能力得到增强,林内卫生得到改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得到优化,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森林生态防护功能明显增强,区域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社会效益分析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实施,将使周边劳动力向我场聚集,使当地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区域内劳动力收入进一步提高,可以安排职工及周边劳动力就业200余人,人均收入6000元。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地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林区和谐稳定。
4、经济效益分析
我场1.5亩万的抚育补贴方案实施后,缓解了林场经济压力,增加了职工收入,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抚育后森林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森林资源资产增值步伐逐步加快。至林木主伐利用时,每亩蓄积量增加按1立方米,按照60%的出材率,可增加材积0.6立方米。木材价格按照400元/立方米计算,则每亩林地木材贮备价值增加额达240元。
九、保证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
我场成立以场长孙晓波为组长,主管场长马玉成、迟玉军为副组长,林场后勤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小组,具体领导与组织实施此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二)强化设计编制
1、抚育作业设计人员为林场主管场长、技术员,作业设计从10月8日全面开始,调查设计实行按批次审批,12月31日之前全部完成。
2、在设计工作中,依照试点工作要求,规范设计,做到经营思想端正,伐区配置合理,地块落实到位,技术措施科学,砍伐木选取准确。外业调查各项数据要准确,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
(三)强化施工作业管理
1、我场根据下达的任务和已经审批的调查设计、《林木采伐许可证》,按照试点相关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作业。生产前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一是作业前,涉及采伐限额的首先向局资源部门申请抚育伐伐区拨交、签发《林木采伐作业证》、签订《采伐限额责任状》,并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二是要全面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和作业小班公示制度。要签订场与个人(工组)抚育合同,明确抚育任务(面积)、地点、范围、质量标准、竣工日期、费用标准、有关要求等,否则不得作业;所有的作业小班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公示,标明作业地点、采伐时间、采伐量和承包人、承包费用等,自觉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
2、抚育作业采取本场职工为主,林场职工和外委人员相结合的生产组织形式。从事森林抚育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要严格按设计组织生产,采伐时由专人管理、专人采伐,建立采伐木登记制度,严格控制采伐强度。作业时严格执行采伐限额,按拨交证的采伐量进行采伐,决不允许超量采伐,不得错采和漏采,坚决杜绝号外、越界、超强度和改变作业方式现象的发生。
3、森林抚育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拨一号、作业一号、净一号、验收一号、再申请拨交下一号"的原则,清林、验收必须跟上进度。2012年市我场森林抚育作业开工日期为11月1日,竣工日期为12月31日。
4、严格抚育作业出材管理,实行山场现地检尺,外业野帐必须有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员、检尺员共同签字方可生效,要长期保留。所有抚育伐下来的枝桠材要统一管理、统一堆放,经林业局验收后统一办理运输手续,统一下运,防止砍好材、带好材下山和单纯取材现象的发生。
(四)强化检查与验收
严格执行林场、林业局、省厅三级验收制度。林场全面自检,林业局全面检查,省厅对林场、林业局进行复查。
1、作业期间,林场技术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林场要对每个生产作业工组派驻现场员跟班作业,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2、森林抚育试点任务完成后,林场要及时组织自查,合格后向林业局提交自查报告。
3、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并建立覆盖森林抚育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健康开展、有序进行。
(五)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
1、根据年度试点工作任务,搞好成本核算,科学合理使用抚育资金。
2、强化补贴资金支出管理,应用于抚育工作的成效监测、内业建设等间接费用的补贴资金不得超过5%,做到专款专用,决不挤占挪用。
3、对违规使用资金,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按照《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及相关办法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强化采伐限额管理
我场优先考虑中幼龄林抚育试点采伐限额,限额不足,提出申请使用省级预留指标。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合理使用限额,凭证设计、凭证采伐、凭证验收。按照采伐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做好采伐限额和采伐作业的公示工作。
(七)强化成效监测与评估
按照森林类型和抚育方式,保留面积1公顷的对照区,同时设立0.1公顷的抚育固定样地。对照区与固定样地相对应,作业前各林分因子要一致,并有代表性,对照区与固定样地四周要有明显标记,每株林木都要有编号,挂牌,测径位置用红铅油画上。要定期对样地进行监测,及时收集整理森林抚育试点工作对森林生长、森林结构、森林健康等影响的数据资料,建立长期的成效监测制度和监测体系。
(八)强化信息反馈与信息档案管理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要按省厅要求加强信息反馈,对试点工作情况认真总结和分析,总结试点工作组织开展情况、职工就业安排情况、试点取得的经验、成效和好的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等。
同时加强信息档案管理,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档案是指在补贴试点工作建设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是试点单位档案卷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图、表、卡和影像等电子文档)。林场要建立专门的森林抚育试点工作档案室,配备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工程档案人员对森林抚育档案资料(项目申报、施工作业及管理、试点实施方案、试点任务下达、作业设计、施工作业及管理、检查验收、财务管理、成效监测等方面的文件、资料、图表和相关电子资料)分门别类进行管理。林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实行数字化管理,配备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积极开展电子档案工作,使档案材料方便调阅,实现网络终端的资源共享。